中新网成都3月18日电 (记者 王鹏)银色的行李箱翻开后,层层叠叠的衣服下面,露出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翻开塑料袋后,一摞摞捆扎规整的百元大钞呈现在世人眼前:总共16万元。
这笔巨款是26岁的外卖骑手陈力(化名)交到成都高新公安平和派出所的。近来,他接到了一笔配送订单——送一个“装满衣服”的行李箱。但配送过程中呈现的种种反常,让他终究挑选将物品交给民警——这个行为,为电信网络欺诈上当者拯救了16万元丢失。
“我刚当骑手半个月,能给市民拯救丢失,线日上午,陈力在平和派出所承受中新网记者正常采访时说。
时刻回到3月14日。当天正午,陈力抢到了一个单人直送订单:从成都双流区配送一箱衣服到成都龙泉驿区,间隔26公里,配送费57元。
他间隔发货人仅有2.1公里,几分钟后,他抵达了对方地址。发货人是一名40来岁的女人,她奉告陈力,箱子里都是衣服,需求赶快送过去。
核对订单和物品后,陈力拖着箱子下了楼,但还没走出小区,他就接到了发货人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说,需求修正收货地址,她不会操作,让我帮她修正下。”
在修正配送地址时,陈力无意中瞥到,这个发货人正和收货人经过一个谈天软件沟通,“这个谈天软件,不是微信,也不是短信,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一个软件,而对方的姓名,叫某某导师。”
发货人要求将送达地址从龙泉驿区改到新都区的一个偏远当地,因配送渠道规矩,超越3公里后地址无法修正,对方要求陈力加收货人微信进行沟通,并使用微信红包的方法补偿配送费,“我加了对方的微信后,发现这个微信号是刚刚请求的,这个状况,开端让我觉得不对劲了。”陈力说。
更让陈力觉得“不对劲”的是,在修正地址几分钟后,收货人又要求把收货地址修正成和发货地址共同。并且,在配送过程中,发货人和收货人频频经过电话和微信来问询走到哪里了,何时能到。“这样一个时刻段我就更置疑了,发货人的言行,配送过程中的种种痕迹,都让我很置疑。假如是寄一箱衣服,为何会这么严重?”
整个配送过程中,陈力一向在想这笔怪异的跑腿订单。这个本来半个多小时就能送达的订单,他兜兜转转走了一个小时,一向在考虑。
之前,外卖渠道曾对陈力进行过反诈相关常识的训练,他也从警方的一些反诈宣扬中了解过一些反诈常识,但他依然不能确认自己遇到的是否便是电信欺诈。“我其实仍是挺犹疑的。我其时想,假如我报警,这个箱子翻开后真的便是一箱衣服,什么都没有,那或许用户会投诉我;可是我又想,如果她是真的被欺诈,我能阻挠这个事但我却没做的话,她上圈套后或许一个家庭就完了,那我肯定会懊悔的。”
这些想法重复在陈力的脑海中博弈,他爽性把车停在路旁边,打了个电话给自己的姐姐,“姐姐接到电话后,也觉得这件事很可疑,她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电信欺诈的事例,咱们评论了几分钟,决议去报警。”
随后,陈力找到邻近的平和派出所,拎着银色的行李箱走进了值勤室。民警吴建平、李超在值勤室接待了他。陈力奉告民警说箱子有几率存在反常,期望民警联络下单人来取回行李箱。
吴建平、李超翻开行李箱,层层叠叠的衣服内,藏了一个裹好的黑色塑料袋,形状像是现金,二人随即联络寄件人赖女士到派出所。赖女士参与后,民警将黑色塑料袋翻开,一捆捆簇新的人民币呈现在面前,经清点,现金总共16万元。面临民警的问询,赖女士体现得支支吾吾,民警当即察觉到赖女士正遭受电信网络欺诈。
那么,赖女士是怎样上圈套的?又为何需求给欺诈分子寄递现金呢?经查,赖女士前段时刻在家中接到生疏电话,对方以出资获利为由,向赖女士介绍理财软件。在赢得赖女士的信赖后,诱导赖女士经过某渠道借款16万元,又让她取呈现金用黑色塑料袋包裹好,以外卖配送的方法邮寄给欺诈分子。针对赖女士被电信网络欺诈的状况,成都高新公安已依法立案查询,现在案子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陈力的行为,为受害人赖女士及时拯救了16万元丢失。在平和派出所深入承受民警教训后的赖女士认识到自己差点上圈套的现实,刚才一阵后怕。过后,赖女士向民警发来短信,也给陈力打来电话,表达了对民警和陈力的感谢。
3月18日,平和派出所值勤室内,陈力受到了各方的赞誉。美团成都公司相关担任人将10000元奖赏、锦旗和证书交到他的手中,民警向他递上一封鲜红的表扬信,成都市精力文明办的作业人员也送上“普通之善”荣誉证书暨鼓励卡。
美团成都公司相关担任人和记者说,获悉陈力的业绩后,公司当即发动内部奖赏机制,颁发其“前锋骑手”荣誉称号。“咱们活跃尽力合作警方展开反诈等安全普法作业的宣扬,2025年至今已累计展开相关安全训练70余场次,掩盖骑手2000余人次,全体提升了外卖从业人员的反诈安全意识,引导正确处置发现的不法事情。”上述担任人说。
“咱们定时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宣扬反诈已是常态。此次骑手小陈的义举不只宏扬了社会正能量,冲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更是咱们警企协同筑牢反诈防地的生动实践。”平和派出所民警沈柯宇表明。
谈及这次的智举,陈力淡定地说:“我父亲前几天才在网上被人骗过,所以对这类网络和电信欺诈行为,我们都疾恶如仇。可以阻挠犯罪分子的欺诈行为,我觉得很有意义。”(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 告发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